【资料图】
“哒哒哒……”大清早,黑龙江省明水县明水镇新发村的村民王文明吹着口哨,骑着电动车上班去了。原来,是村里建了个食品加工厂,他成了厂里的“压面工”,不用再各地奔波务工,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了,每天早上去上班心情美得很。
近年来,新发村依赖本地种植玉米的优势,进行食品深加工,把玉米通过产业链加工变成了带动增收的“金面条”。
走进新发村食品加工厂的生产车间,高效运转的压面机器正在轰隆隆地工作,压好的面条随即转入真空包装机,最后再转到封口机进行封口,工人们整齐地穿着工服,认真仔细地工作。“我们这儿的生产线一天可以生产2200斤玉米面条,生产加工的原料就是玉米面和水,玉米都是本地产的优质玉米经过研磨制成的,属于绿色健康食品,做出来的面条口感顺滑、有筋道、容易煮,可受欢迎了,销量还不错。”工厂负责人高振江一脸自豪地介绍。
新发村生产出的玉米面条销往国内各地,加工厂生意红火的同时,也让新发村10名农户和2名脱贫户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。操作工周景新说:“以前都得到外地打工,照顾家里老人不方便,现在加工厂开到了家门口,方便多了,一年能挣将近三万块钱,这份工作我很满意。”一根根金黄玉米,生产出一根根金灿灿的面条,这些面条在他们手里闪着光,为他们增添了一份满意的收入,成为助农增收的“金面条”。
据悉,目前新发村的面条只进行线下销售,预计年中探索开展线上直播带货的方式,真正把玉米面条推广出去。通过“食品厂+农户”的模式,发展富民玉米面条产业,带动村民务工就业,助力增收致富,推动乡村振兴。(记者 吴旋 通讯员 侯祎婷)
7月8日,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业统计报告,2021年北京接待市民在京游人数1 26亿人次,较上年增长45 9%,较2019年
7月7日,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,国际期刊《细胞》子刊《细胞通讯》5日在线发表该院刘冰 王亚文教授团队在噬菌体抑菌领域的最
5月14日,郑州经开区第五大街一地铁口,一个核酸采样舱已布点就位,市民有序进行核酸采样。郑州经开区宣传部供图近日,河南省发布《河南省
稳就业保民生。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,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承办的河南省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将于5月16日启动,持
政策内容由河南省(郑州市)12320卫生健康热线整理(截至2022年5月15日上午9时)01进入郑州市市域外入(返)郑人员须查验两码一证,即健康
X 关闭
X 关闭